2025-03-26 21:24:27
3月24日,河南省孟州市河雍街道兰窑村种植户王宏伟正带领工人们将装满地黄的编织袋整齐地码放在田垄间,等待装车。
“以前挖地黄要么人工挖,要么用机械犁出,费时费力还容易将地黄挖伤挖断,影响品质。现在采用专门的采挖设备,地黄采挖效率大幅提升,还能保证品相完整。”王宏伟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王宏伟说的这个专用采挖设备由拖拉机提供动力,前面的工作面深入土中将地黄连同包裹的泥土一并挖出,后工作面如同一个大簸箕和一个筛子,通过抖动筛分、剥离泥土,将地黄完整均匀地散落在地面之上。地黄被挖出后,工人们可轻松地捡拾、分拣、装袋,大大节省了人工。
作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地黄由于生长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地黄的行情一直不错,今年我承包的这20亩地黄长势好、个头大、产量高,收入有保证!”王宏伟说,“我们的种植的地黄很受市场欢迎,早已被提前预订,这几天的货主要销往安徽亳州、河北保定等地。”
据兰窑村党支部书记兰光梁介绍,在推广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举办种植培训、协调专业农业机械租赁、协商土地租赁优惠、对接省内外市场客源等举措,解决了种植户后顾之忧。
由于经济作物种植模式普遍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街道办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户科学规划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高效轮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种植冬小麦,小麦收获后又可种植山药、地黄等,下一年再发展玉米和大豆带状种植以恢复地力,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粮食产量,还不耽误农民增收。”街道农技指导员耿军介绍说。
春分过后,正是铁棍山药的种植期,孟州市赵和镇雷圪塔村的一块农田里,农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在田间起垄、播种、覆土,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我是种山药‘新手’,去年和别人一起出去学习山药种植技术,合伙种了200多亩,也赚到钱了。”种植户张庆波介绍,铁棍山药对土壤的要求高,偏爱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质,今年经过考察,最终选定了雷圪塔村。
张庆波提前对土地进行了深翻处理,并严格把控种植间距与深度,既保障山药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确保每株能吸收到充足的养分。
孟州市作为四大怀药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传统的中药材产区。赵和镇位于丘陵区,拥有日照时间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宜中药材生长。近年来,赵和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药材的种植便是其中的一项。目前,该镇种植有山药、地黄、防风、白芷、丹参等各类中药材10余种,面积已达到7000多亩,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中药材作为经济作物,寄托了农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承载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孟州市以产业兴农为目标,立足本土优势,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优化中药材种植区域布局,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坚实基础。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年产值约5亿元,种植品种涵盖地黄、山药、防风、白芷、丹参、柴胡等20多种,全市中药材深加工企业、种植合作社近40家。
据了解,孟州市将持续探索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种植发展之路,打造越来越多区域农产品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致富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河雍街道兰窑村群众在采收地黄。方婷婷摄
赵和镇雷圪塔村农民在种植铁棍山药。赵春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