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政校企协作促技术成果产业化

柳洁 2024-07-11 14:42:26

7月1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出资8000万元买下陈学东院士团队超精密主动减振技术、智能人形机器人技术知识产权,启动产业转化。

超精密主动减振器是半导体制造、精密医疗、航天航空等高端装备稳定运行的核心部件。陈学东团队20年磨一剑,率先突破“超精密主动减振”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100公斤,移动时速超5公里,负重能力超40公斤,具备高通用性、高机动性、高负载能力、具身智能等特点。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格蓝若是国内知名精密运动控制、电力智能感知、激光微纳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承载这些技术成果,格蓝若专门成立了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格蓝若精密”),将围绕超精密主动减振技术开展产业化,并作为湖北省“链主”攻关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

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专门承载此技术成果的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基于前期合作研发成果,新公司一口气推出超精密型、抗冲击型等20余款超精密主动减振器,可满足从公斤级到数十吨级设备的高性能减振需求。

“技术攻关是我们的强项,但将技术做成产品并大批量生产、进行企业化运营等,高校并不擅长。此次校企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大幅提高产业化效率。”科研团队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姜伟表示。

格蓝若副总经理、格蓝若精密总经理任波说:“校企合作可以弥补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不足,使企业获得原始技术积累,加快产品产业化进程,使产品从0到1再到N。”

据了解,该项目从达成初步意向合作、方案设计到出资到位,前后不到半年时间,且单笔交易金额突破东湖高新区此前纪录。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初步形成以科创供应链专项科研激励等为主体的政策包,设立每年2亿元专项资金,单个项目支持最高3000万元。针对此次技术成果转化,将给予资金支持,这是该政策今年实施以来的首个重大项目。今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7918项,合同成交总金额达518亿元。(经济日报记者柳洁)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