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申甘林带菌香浓

夏先清 2024-04-03 21:25:47

3月31日,一场春雨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申甘林带的槐林下,钻出了一朵朵小菌菇。

驱车行驶在民权申甘林带,车窗外一路槐木遒劲、鸟雀啼鸣。这里是黄河故道腹地,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代民权林场人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地上风餐露宿,硬是在100多平方公里的茫茫沙丘上培育了10余万亩人工林带。

先辈们留下了这十万亩防护林让沙荒变良田,如今,民权人因地制宜用林下空间做出了食用菌发展“大文章”。

这万亩黄河故道林下沙荒地,如今已然是万亩食用菌培育基地。

在申甘林带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大棚里,被菌农尊称为“菌妈妈”的李秀红正在察看食用菌长势情况。她长期致力于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的学习、研究、推广和普及,20年前就带动扶沟5万多种植户发展食用菌3万多亩,增收2亿多元。

2021年,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的李秀红被请到民权县担任食用菌领导小组技术顾问,重点发展羊肚菌种植。短短两年多时间,该县在申甘林带、白云寺镇、龙塘镇、双塔镇发展羊肚菌种植面积就突破1万亩,成了当地“担大梁”的富民产业。

李秀红根据当地的土质,结合当地种植户原有的食用菌种植模式,推出了一种覆膜式小弓棚种植方式:菌种种到土地中,上面放营养包,再上面盖草苫子、塑料膜,保温、保湿、保营养。

参天林荫下,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包一排排摆满林间空地。林场工人朱军涛踮起脚尖,伸手拧开铺在地上的水管阀门,一时水花四溅,喷洒出一道道水帘。

朱军涛是民权县代寨国营林场附近的白云寺镇裴寨村人,今年刚来基地工作。“每天赚120元,以后熟练了,工资还会再高点。同事侯玉杰在这里两年多了,有时一个月工资能到5000多元呢。”朱军涛给记者算了笔账。

“这片种植区地上摆的是羊肚菌,你看这伞包的肉,厚实着呢。”李秀红轻抚着一株羊肚菌,“林下种植有空气、阳光、温差变化,菌菇肉更厚,口感更接近野生风味,售价比大棚菌菇高!”

民权县采用“林场+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合作,民权林场提供土地,民权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羊肚菌菌种,李秀红团队负责技术服务,吸纳周边老百姓分块种植、照看林木、采摘菌菇,带动村民增收。

闲时,李秀红所在的民权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菌种培育基地,基本每天用工稳定在500人左右,最繁忙的时候,每天用工要到1万人左右。“发展羊肚菌就是要让老百姓致富,带动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李秀红说。

“羊肚菌是非常娇弱的品种,受温度和杂菌影响大,必须小心对待。”民权县双飞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礼介绍,今年年初有十多亩的羊肚菌出菇情况差,立刻联系李秀红老师探讨原因、解决问题,这才避免亏损。

如今,李秀红指导双飞种养专业合作社试行的葡萄—羊肚菌间作模式,亩收益突破2万元,被业界称为“葡萄食用菌黄金组合”模式,有全国推广价值。

“食用菌是农业资源禀赋不高且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地区的最佳选择,致富效率高。”民权县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传军介绍,目前民权县林下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2万亩,完全有条件作为提振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依靠食用菌产业振兴乡村,既要种出好菌菇,又要做出好产品,把小菌菇转化为大财富。民权县产业发展中心还从四川等地引进了新的羊肚菌种植模式,同样在申甘林带试种,持续探索特色食用菌高效种植新路子。

“现在,申甘林带发展以羊肚菌为主导的食用菌有1万亩左右。”张传军介绍,下一步,民权县计划采取能人带动的方式,复制式发展,“相信用不了三五年,‘民权食用菌’就会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菇农们在采收羊肚菌。宁津瑜摄

双飞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羊肚菌间作模式喜获丰收。宁津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