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内黄:小摊位 大民生

夏先清 通讯员 陈茜 2023-09-19 22:30:56

“先尝后买,吃饱了再买!”摊贩王昌焕从一堆油桃中挑出一个,拿出一把水果刀,快速在油桃上划出一道道弧形,拔出一牙让顾客品尝。“嗯,味道不错!来,给我一个袋子。”“也给我一个。”品尝后的顾客一下把三轮车包围。

晨光朦胧,秋风微凉。9月17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公园外的早市上,小摊贩们各自麻利地摆着当季新鲜的瓜果蔬菜,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摊贩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点燃了城市烟火气。

内黄早市共有6处,居南位北,遥相呼应,每天清晨迎来送往着无数顾客,满足着周边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过,要说内黄县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位于顺河路上的早市。

清晨7时许,顺河路的小吃摊位上早已坐满吃早餐的人。骑车来逛早市的刘刚将几袋新鲜果蔬塞进了车篮内,来到卖油条布袋的摊位前,“3块钱油条,一碗豆浆,带走啊!”刘刚拿出手机扫码支付3.5元。“我经常来顺河路买菜,买完菜路过早餐摊给孩子带份早餐,很方便很便宜。”刘刚说。

早在1982年,内黄县城关镇、马上乡等乡镇菜农开始在顺河路上零星摆摊售菜,逐渐形成如今长约千米的规模化早市。“我卖的黄瓜是自产的,既新鲜又便宜,好多老客户,他们买黄瓜就直接到我的摊位。”早市上,忙着称重、装袋的郭建东说,“内黄的早市面向农民开放的灵活摊位不需要缴摊位费,一早晨,我最少也能卖一、二百斤黄瓜。”

“顺河路早市共500多个摊位,其中有100多个摊位是为自产自销的农户们设置的。”内黄县城市管理局局长邵建新说,“无论是瓜果蔬菜、生鲜食肉,还是日用百货,只要日常生活能用得着的,早市都能买到,这也成为吸引方圆5公里范围群众购物的‘优选项’。”

如果说“丰富”是早市吸引人流的“法宝”,“实惠”则是早市的“标签”。

“内黄人最注重实惠,俺家有西红柿大棚,按批发价去卖,薄利多销,品质也很好,拉到早市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说起这些,杨雷刚心满意足。

“这里菜价比我家附近的市场便宜得多。”家住水木清华的李德全大爷每周至少来逛一次顺河路早市,“相比在家门口买菜,每次能省三、四十元。”

据了解,早市每日迎客上万人,即便是寒冬腊月,逛顺河路早市的“铁粉”每天也有三、五千人。

丰富、卫生、热闹,是百姓心中早市最好的样子。为此,内黄县自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来,从“规范化和精细化”方面出发,不断优化和提升早市的软硬件:针对“摊点乱”现象,合理规划摊位点2000处,摊贩依“点”售卖,减少摊贩占道经营情况    ;针对“交通堵”现象,规定县域范围内早市经营时间,工作日为早上5时——8时,公休日为5时——9时,错峰避开早高峰;针对“废弃物”现象,市场管理方在做好公共区域卫生的同时,定期组织商户、摊主开展移位式打扫卫生,废弃物日产日清,禽类、水产品随产随清。

“从经营者角度,每个商户、摊位都是内黄城市形象的‘小窗口’,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公平交易的行为自觉。同时,我们安排2台洒水车、15名保洁人员及时冲刷道路、清理垃圾,为内黄营造一个更加优美、宜居、便民的生活环境。”邵建新告诉记者。

小摊位,大民生。早市一头连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摊贩商户一家老小的生计和未来;一头牵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聚集了人气,也带来了消费,在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强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城市更具活力与生机。

据统计,内黄县6处早市日均人流量超5万人次,流动摊位约1852处,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