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梁园区着力破解新能源车“充电难”

夏先清 通讯员 田昕冉 2023-09-19 22:34:56

9月18日,山东单县周彬驾驶新能源车到河南商丘走亲戚,车到商丘市梁园区解放新村电瓶缺电报警,周彬正在发愁,抬头看到不远处就有充电桩,赶紧停车充电。

梁园区着力破解新能源车“充电难”初见成效。眼下,大型商超门口、停车场、公园绿地、小区,一座座崭新的充电桩虚位以待,为方便群众出行充满“幸福感”。

从汽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日常通勤更经济实惠

“现在每天开电动汽车上下班,比原来开油车便宜多了!”家住梁园区的刘雪娅高兴地说。

今年7月,刘雪娅家中添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主要用于满足自己和家人的日常通勤代步之需,现在像刘雪娅这样选择能耗更少、用车成本更低的群体越来越多了,这类实惠省心、易开好停的小车已经成为部分上班族和家庭用车的不二之选。

谈及为什么要选择新能源汽车,刘雪娅算了一笔账——车子的续航共有210公里,一天往返大约耗费8%的电量,一周一充、每月4充就可以完全满足自己的代步需求。如果跑得多,一个月200元的电费也完全够了。

刘雪娅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工作单位,就建有20余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每一个车位配有一个充电桩,通过微信扫码,付费给汽车充电,非常方便。

从续航焦虑到充电无忧,长途出行更有保障

“下了高速很快就找到充电桩了,现在开新能源汽车出门也没有充电焦虑了,打开手机导航,就能查到附近的充电站分布情况,很方便。”当日,从民权县来商丘梁园区走亲戚的张超然如是说。

给汽车充电,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充电桩”。充电桩分快充和慢充两种,区别在于前者是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送至电动车的快充口,最快可在半小时内充至80%,而后者则是将交流电输送至汽车的慢充口,一般需要6到8小时才能将电池全部充满。

记者在商丘市梁园区中原车城了解到,国家电网运营的中原车城停车场的充电站,一个停车场共有16个直流充电桩,综合电费1.53元/度,停车费两小时内免费,3小时5元,超3小时每增加一小时加收1元,24小时最高收费26元。利用停车场内的直流充电桩最快可以在半小时内充电至80%,大大缓解了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

目前,商丘市建有27个收费充电站,约160余个充电桩,除去4S店仅对客户开放的充电站,梁园区共有2个收费充电站,约20个充电桩,分别是梁园区传化物流充电站和中原车城充电站。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日俱增,4S店提供上门安装充电桩的服务,不少市民选择直接在家充电,再加上部分小区提供免费慢速充电服务,估计梁园区充电桩的数量接近2000余个。

从政策指导到项目落地,梁园区充电桩建设向未来

早在去年4月,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印发了《商丘市主城区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充(换)电设施建设坚持超前规划和分区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参照城市功能分区、停车配建区域划分标准以及车辆保有情况、交通联系密度特征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三类空间范围进行引导,城市核心区全面覆盖、重点需求区域加密加强、非核心区鼓励支持。

其中,梁园区内的高铁商务区作为I类核心区域,车辆保有量大,区域内外交通联系频繁,要做到充(换)电设施全面覆盖;老城发展区和梁园发展片区作为II类重点区域,车辆保有量较大,有一定的区域外部交通联系,电动车发展基础好,要做到充(换)电设施加密加强;梁园产业集聚区作为III类非核心区域,不论是车辆保有量还是区域内外交通联系都不大,实行鼓励支持的发展策略。

《规划》还预测了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其中,中心城区中的自用充电设施,预测至2035年至少建设7.8万个,专用充电设施至少1.8万个,公共充电设施规模预测至2035年至少建设58座充电站以及1.4万个充电桩;梁园区周边乡镇,至2035年,需配置约0.5万个充电桩。

为促进智能制造、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替代等项目在梁园顺利落地,梁园区政府做了一系列大动作。今年上半年,作为区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的商丘氢能源产业园项目与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取得了突破,合作聚焦于氢燃料电池科技自主创新,研发、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FCU等关键零部件。目前,梁园区政府与项目方就合作模式、投资方式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已初步形成投资意向,正在就落地协议内容进行协商。

从政策制定到项目签约落地,梁园区在国家、省、市政府的指导下,继续积极布局新能源项目,充电桩成为方便群众出行一道亮丽风景。

悄然兴起充电桩正在改变居民生活。田欣冉 摄

充电桩进小区方便居民出行。田欣冉  摄

满大街充电桩让新能源车充电不再难。田欣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