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现结合,上期所与中国物流集团携手助力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市场建设

祝惠春 2022-06-23 17:42:27

大宗市场出现铝锭现货仓单重复融资事件震动业界。事件涉及铝贸易链条中的原始货主,利用库存铝锭现货重复制作仓单,卖给多个买家,进行重复融资,此案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一女多嫁”,反复质押融资是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一个风险痼疾。如何补漏,助力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安全,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日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创新 “顶层设计”,以期货交割为落脚点输出优质仓储物流服务,将期货市场的严格管理标准和我国物流龙头企业的深厚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规范性和可靠性相结合的现代仓储物流示范,引领现货仓储贸易向优靠拢、向好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这被业界解读为我国期现货领域领军者对市场痼疾的一个联合回应。

6月22日,上期所与中国物流集团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期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田向阳,中国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田向阳表示,上期所是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中国物流集团是我国综合性现代物流开拓者,双方构建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形成期货行业与物流行业协同发展的新势能,进一步稳固和强化期货市场交割仓储基本盘,推动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交割管理模式、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田向阳认为,全面建设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是我国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即将生效实施的《期货和衍生品法》确立了交易所、交割库等多个主体的权责关系,尤其明确了交割库作为期货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各主体都应认真领会立法精神,充分履职尽责、分工协作、有效衔接,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更不能患上“信用依赖症”,应通过更好归位尽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共同谋划高标准建设。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在助力仓储行业高水平建设过程中,上期所作为期货交割环节的重要组织者,将加强制度引导,严把“入口关”,强化交割库资质管理,引入更多“主体信用好”“管理信用强”的“放心仓库”;加强外部监管和自律管理,健全评价体系和审查机制,奖优罚劣、扶优汰劣,支持一批优质头部交割库做大做强,在风险防控、内部治理、智慧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李洪凤表示,此次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是落实国务院稳增长经济政策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金融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典范的生动实践。双方将携手并肩,步入联结更紧密、格局更宏大、前景更广阔的新阶段。

李洪凤认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大宗商品仓单资源的统一、规范和有效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融资成本、提升大宗商品流通效率,打造期现结合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国物流集团将充分发挥物流“排头兵”作用,与上期所密切配合,共同探索开发期货交割与物流服务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共同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大宗商品集成服务体系,延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贡献力量。

据悉,根据协议,上期所与中国物流集团将在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建设、智慧仓储、境内外交割业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期货交割仓储发展。一方面,发挥央企、龙头企业在物流仓储行业中的示范效应,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业界稳健经营以及抵御和处置突发风险能力,促进全行业提质增效,形成保畅通、稳双链合力,共同维护好期现市场安全稳定。另一方面,积极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动新技术在动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仓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大宗商品仓储行业向科技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

市场人士认为,上期所与中国物流集团强强合作,助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从市场参与者角度,一方面期盼双方战略合作尽快落地见效,相关服务更靠前对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传递提振市场信心。相信在期、现两个市场共同努力下,稳健经营、务实发展、归位尽责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各方将合力保障大宗商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经济日报财金部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