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

顾阳 2022-01-14 22:57:48

1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有关情况。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常务副会长吴强、陈民俊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李彦庆秘书长主持。

据悉,2021年,船舶工业面对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复杂严峻形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高速增长,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为奋进新时代、加快建设造船强国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致辞。(资料图片)

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全面实现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有6家中国造船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三大造船指标全面领先,位居全球各造船企业之首。我国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0%左右。

船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2021年,我国船企继续保持在优势船型的领先地位,全年承接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76.4%和60.9%;继续坚持在高端船型的细分船型市场上发力,承接化学品船、汽车运输船、海工辅助船和多用途船订单按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全球18种主要船型分类中,我国有10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

图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主持会议。(资料图片)

船舶工业以科技自主创新实现中高端产品市场的进一步突破。2021年,为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我国船企推出多型符合新阶段国际环保要求的绿色船型——

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5000立方米双燃料全压式LPG运输船、内河液化天然气(LNG)动力散货船顺利交付船东。21万吨LNG动力散货船、70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甲醇动力双燃料MR型油船等订单批量承接,按载重吨计绿色动力船舶约占我国新船订单的24.4%。

LNG装备建造取得新突破,国内首艘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装置(LNG-FSRU)和全球最大2万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顺利交付,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获得4家国际船级社颁发的船型认可证书。

氨燃料动力超大型油船(VLCC)、93000立方米超大型绿氨运输船(VLAC)签署合作备忘录、75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签订建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工程研制取得积极进展,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坞内起浮的里程碑节点。

新一代高端长江邮轮“长江叁号”正式交付使用。船舶配套产品研制取得新突破,全球最小缸径的船用低速双燃料机(奥托循环)发动机,B型液货舱货物围护系统、超大型水下液压起锚机、燃气供应系统(FGSS)、R6级海洋系泊链等项目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全球首台集成机载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的CX52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实现装船应用。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国际航运市场呈现积极向上态势,世界船舶工业新周期开启,我国船企抓住发展机遇,保持了较高增速,为我国经济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船舶工业在高端船型市场中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产业链稳定发展,“链长”企业、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性不断增强,全行业发展稳中向好。

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工业,船舶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绿色、低碳、智能”的新规范、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船舶工业将积极主动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成为全球船舶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