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破解数据交易“五难”问题

李治国 2021-11-25 18:31:27

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11月25日在沪举行,上海市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同步成立。

破解数据交易“五难”问题      

当今社会正由信息化时代迅速迈向数据时代,数据流将成为激活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商贸物流的关键载体,数据也将实现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再到数据资本的转变。如何做好数据流通交易这篇大文章,以数据驱动产业数字化的存量扩容和数字产业化的增量提速,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的必答题。

此次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应有之义,也将有望成为引领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上海模式”。

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设立,重点是聚焦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关键共性难题,形成系列创新安排。      

一是全国首发数商体系,全新构建 “数商”新业态,涵盖数据交易主体、数据合规咨询、质量评估、资产评估、交付等多领域,培育和规范新主体,构筑更加繁荣的流通交易生态。二是全国首发数据交易配套制度,率先针对数据交易全过程提供一系列制度规范,涵盖从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主体到数据交易生态体系的各类办法、规范、指引及标准,确立了“不合规不挂牌,无场景不交易”的基本原则,让数据流通交易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三是全国首发全数字化数据交易系统,上线新一代智能数据交易系统,保障数据交易全时挂牌、全域交易、全程可溯。四是全国首发数据产品登记凭证,首次通过数据产品登记凭证与数据交易凭证的发放,实现一数一码,可登记、可统计、可普查。五是全国首发数据产品说明书,以数据产品说明书的形式使数据可阅读,将抽象数据变为具象产品。

打造数据交易新生态

今年,围绕数据交易所筹建同步开展了数商征集和签约工作,涵盖范围包括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交易主体及从事数据合规咨询、质量评估、资产评估、技术支持等业务的服务机构。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推进,首批签约数商达100家,如国网上海电力、中国东航等数据交易主体,协力、金杜、中伦等律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富数科技、优刻得、星环等交付类企业。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对于促进数据的流通与交易意义重大。首先,交易所的成立有利于灰色黑色的数据交易变得透明化、合法化、规范化,这将有利于数据产品的入表,据了解,在数据交易所成交的场内交易可得到凭证。其次,数据交易所有助于数据产品的价格发现,数据产品核心价值的最大化释放,离不开数据流通与交易的标准化。此外,数据交易所还可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包括登记、融资、清算、结算等促进数据产品交易的服务。”

首单数据交易达成

数交所成立当日受理挂牌和完成挂牌的数据产品约100个,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达成了部分首单交易,如工商银行和上海电力达成交易的“企业电智绘”数据产品,将发挥电力大数据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准确度高度的优点,助力商业银行依托能源数据创新面向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据国网上海电力介绍,未来,国网上海电力将不断丰富“企业电智绘”产品线的内涵,并有望纳入“碳监测、碳评估、碳预测”等维度,助力打造企业绿色信用体系;同时将严格遵循“无场景、不交易”的原则,守牢电网安全、信息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底线,在电力数据产品的流通交易方面开展更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国家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首届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成立

上海市首届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同期正式成立,由31位在法律合规、金融交易、数据产业、数据安全、公共管理、综合经济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将为本市数据流通交易提供咨询意见和专业指导,让安全、规范、有序成为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关键特征。

同时,为在浦东先行先试,集聚一批数据交易领域相关的服务机构,围绕数据交易、数据资产评估、数据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交易所+基地+企业集聚”的数字产业生态圈模式,打造数字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浦东新区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促进数商集聚创新发展的政策,从数据企业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共享与融合应用、数据产业研发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服务与人才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未来,浦东还将建设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全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繁荣发展、数据流通交易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