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00:00:32
10月27日,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100天。在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体筹办情况。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以来,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等方面紧密合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目前,所有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
同时,赛时场馆化运行模式全面实行。目前,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短道速度滑冰世界杯、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等5项赛事已经圆满结束,正在进行轮椅冰壶世锦赛。从结束的比赛来看,国际体育组织、参赛运动员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建东介绍说,疫情是举办冬奥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坚持把参会各方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机制的作用,制定了冬奥会疫情防控总体指导意见、总体工作方案和“一场一策”“一馆一策”的防疫措施。9月30日发布了疫情防控关键政策,10月25日会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发布了第一版防疫手册,明确了坚持简化办赛、远端防控、疫苗接种、闭环管理、有效处置、防控一体化等6条基本原则,提出了具体防疫措施。
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介绍说,目前,中国运动员共有29支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480名运动员正在全力冲刺,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在备战过程中,我们通过恶补运动员的短板、教练员的短板和专业训练场地设施的短板,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在109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力争全项目参赛。” 李颖川说。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介绍说,从2016年开始,我国连续五年举办了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开展的地区从最初的14个发展到31个,总体呈现出区域不断扩大、受益人群逐步增加,活动的层次越来越丰富,结构也更加科学,项目设计新颖有趣,社会关注度高。在残疾人群众冬季运动普及之下,残疾人冰雪运动的整体发展提升特别快,全国每年参与冰雪季活动的残疾人超过30万人次。(经济日报记者 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