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21:32:34
经济日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月12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当前,秋粮收购进展顺利,市场化收购比重达98%。2020年累计竞价销售成交政策性粮食1.2亿吨,比2019年增加7000多万吨,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当前,南方地区秋粮收购已接近尾声,旺季收购将于1月底结束,东北地区仍处于收购高峰,预计旺季收购4月底结束。新粮上市以来,市场行情较好,农民售粮较为积极,同时企业和经纪人收购意愿增强,入市踊跃,特别是玉米购销两旺,收购进度快于上年。截至今年1月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收购市场平稳有序,优质优价特征突出。秋粮上市初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后期随着售粮进度加快,总体涨势趋缓。当前,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每吨2796元,粳稻2802元,玉米2560元,大豆5250元。同时,优质品种价格高于普通品种,种植收益更好,黄华占、丰两优等优质中晚籼稻,以及稻花香、长粒香等优质粳稻价格均高于普通品种每吨200元左右。
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售粮更为均衡。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种粮农民主动对接市场,一些农户在卖粮前会多方搜集市场信息,过去“集中售粮”的情况逐渐转变为适时适价售粮,售粮期有所拉长。另外,最近几年部分省份大力开展“互联网+收购”,推广“预约售粮”,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民售粮等候时间缩短,收购现场秩序良好。
政策托底作用有效发挥,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秋粮上市后,有关方面密切跟踪市场价格,11月中旬黑龙江省局部地区粳稻价格略低于最低收购价,有关部门即按程序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有效保障了种粮农民利益,也稳定了市场预期。秋粮收购中,仅黑龙江一省启动了托市收购,启动范围较上年缩小,目前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67万吨,同比减少417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过去一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与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多措并举,精准调节,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市工作。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灵活把握政策性粮食投放时机、节奏、力度,全年累计竞价销售成交1.2亿吨,比2019年增加7000多万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企业加快出库,有效保障了市场粮源供应。指导相关企业和各地加强协作,把握轮换节奏,发挥好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国内粮食市场维持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的态势。从政策性粮食拍卖情况看,2020年10月以来,尽管成交量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平稳,小麦、稻谷平均成交率分别为31%和28%,反映出市场相关预期稳定。
秦玉云表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稳”任务,细化措施安排,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做好秋粮收购和粮油保供稳市工作。一是强化协同联动。与国家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优势,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测预警。紧盯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及时掌握收购进展和市场动态,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处置。三是做好政策性粮食投放。根据市场形势安排粮食销售,必要时加大小麦和稻谷库存投放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四是发挥储备调节作用。结合调控需要,把握好储备轮换的时机节奏,指导各地用好成品粮油储备,确保粮油产品不脱销、不断档。五是做好信息服务。及时向社会发布收购进度、市场价格等实时信息,引导市场主体理性购销。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在此也请广大消费者朋友放心,粮油产品市场供应充足,采购年货时,请按需适量购买,避免大量购买超期存放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浪费。”秦玉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