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23:12:11
7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全省持续推动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须臾不松劲。在上半年复杂形势下稳住了质量安全平稳向好态势,全省菜果茶、畜禽蜂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3%,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川农业农村系统一手抓生产保供,一手抓农安监管,始终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千方百计守好农产品安全这一底线。”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表示。
四川组织开展了2020年农资打假“春雷”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集中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农机打假、渔资打假等活动。截至6月底,全省共检查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8.8万家次,查办案件410件,移交公安机关3件,查获假劣农资2100多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为进一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创新了三项制度,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创新厅局协作机制,共同部署推动合格证、追溯体系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和合作会商等工作,共同构筑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创新推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要求,在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和养殖水产品上启动了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探索增加茶叶等开具产品品类,大力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截至6月底,全省已开具合格证47万张,带证销售农产品41万吨。创新实施“两个名单”制度。针对当前部分生产主体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农业农村部门监管工作缺乏有效手段的难题,探索建立了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两个名单制度,构建失信受损的约束机制,倒逼农产品生产主体诚信守法。
副厅长肖小余介绍说,四川省已经新发布实施省级农业地方标准14项,现行有效848项,数量居全省各行业首位。目前,四川正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省40个县开展优质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4个县、10个乡镇试点“鱼米之乡”创建工作,全省累计建成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910万亩、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398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6个,标准化基地面积不断扩大都江堰市等20个县(市、区)正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建设。今年全省将新增2427家主体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累计入驻11620家,供给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
上半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13733个,其中例行监测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样品6729个,合格率分别为99.2%、98.8%、99.4%、99.5%和99.3%;专项监测蔬菜、茶叶、柑橘、草莓、鸡肉(蛋)等样品6442个;监督抽查样品562个,对检出的3个不合格样品进行了跟踪溯源和核查处置,有效防范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