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镛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经济重启需有正确政策支撑

高伟东 2020-07-01 10:43: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6月30日发表题为《亚洲经济重启:正确的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复苏》的文章指出,2020年亚洲经济增长预计将萎缩1.6%,这是人们记忆中首次出现的情况。 亚洲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表现好于4月份《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的疫情较早地稳定下来。然而,该地区多数国家的2020年增长预测已经下调,原因是全球经济形势更为疲弱,而且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防控措施将持续更长时间。

在不出现第二轮感染并且实施空前的政策刺激以支持经济复苏情况下,预计亚洲经济增速在2021年将强劲反弹至6.6%。 但是,即使经济活动快速回升,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产出损失很可能会持续下去。IMF预计亚洲2022年经济产出将比危机前预测的水平低5%左右;如果不包括中国(其经济活动已开始回升),降幅会更大。

文章认为,未来两年亚洲经济将面对诸多下行风险。一是贸易增长放缓。亚洲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在全球面临困难的环境下,亚洲无法继续保持增长。由于外部需求减弱,亚洲贸易预计将显著收缩,日本、印度和菲律宾的贸易总额2020年预计将下降20%左右。亚洲增长模式从高度依赖出口转向国内需求的调整过程已经开始,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二是封锁状态持续时间比预期更长。即使完全放松了封锁措施,经济活动也不太可能回到充分运转水平,这是由于个人行为发生了变化,并且采取了保持物理距离和减少病毒传播措施。IMF近期研究显示,封锁措施可能导致经济活动(以工业生产衡量)每月收缩约12%,防控措施完全取消仅能使经济活动增加7%左右。此外,许多亚洲经济体(特别是太平洋岛国)依赖旅游业、汇款和其他需要面对面接触的服务,其经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复苏。

三是不平等加剧。亚洲的不平等现象已在加剧。由于亚洲非正规工人的比例很高,这些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从而导致经济复苏过程更为漫长。

四是资产负债表薄弱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在许多亚洲经济体,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被削弱,这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并放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上升等影响。

文章强调,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尝试重新开放经济,政策必须着眼于支持刚刚开始的复苏进程。亚洲各国和地区必须明智地使用财政刺激政策,同时还应实施经济改革,其中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紧密协调;资源重新配置;解决不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