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 23:52:17
上海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朝着经济总量7年突破2万亿的目标全速推进。3月26日,浦东新区发布《浦东新区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解读科技创新功能优势倍增和产业能级倍增的行动方案,志在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
围绕产业能级倍增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功能优势倍增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浦东将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并针对重点优势产业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示范应用推广方面分别给予政策支持。
整个政策体系立足助力企业主体,强化问题导向,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活力互动,从推动产业能级提升、空间优化利用两方面提出了9条举措,分别为:集聚优质产业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产业链协同联动;支持示范推广应用;保障产业用地供给;提升存量空间绩效;支持盘活存量空间;配套支持市级项目。
其中,特别令人关注的空间优化利用的相关政策方面,浦东将鼓励优质项目充分利用存量产业空间,提高产能、扩大规模。鼓励园区平台公司通过各种方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物业空间,盘活的存量工业用地应用于提升产业能级。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说,“我们希望在浦东能够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土地利用得好,原来政府有一些收费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手续更简单。”
浦东现代制造业高地金桥园区已梳理出54万平方米可转换空间。这次政策出台后,金桥园区将进一步提升可用空间的倍增能级,通过腾笼换鸟,淘汰低效使用的空间载体,将更多可用资源注入到未来高质量发展中。自贸区金桥管理局局长、金桥管委会主任杨晔说,“目前金桥集团和金桥股份都有详细的计划,大概5年之内,两家公司的空间还会翻一番,大概总量增加500万平方,也就是每年增长100万平方新的空间,这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 。”
根据浦东新区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33%。工业增加值从2732亿元增长到4600亿元(23%),总产值达到18400亿元,增加值率保持在25%以上,工业从产值规模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
在产业集群上,到2025年,浦东新区将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总体布局上,浦东新区现代化高能级产业集群主要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
六大硬核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张江科学城拥有“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等多个关键领域和项目。到2025年,以张江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一类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实现倍增,创新药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提高到30%以上。与此同时,到2025年,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销售规模将达40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科创版上市数量实现倍增。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自贸区张江管理局局长吴强说,“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发布,实际上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只要你的产品是具有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潜质的,我们就欢迎你落下来,我们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鼓励。”
金桥正在成为以5G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集聚地,3月12日,金桥在上海率先打造的“金桥5G产业生态园”正式开园,开园当日,入驻和签约企业达48家,投资达130亿元,共有20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开工,总投资额超过54亿元。杨晔说,“这里有很多龙头型的企业,很多是技术研发和功能类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他们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应用我们的5G技术。”
根据浦东新区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33%。工业增加值从2732亿元增长到4600亿元(23%),总产值达到18400亿元,增加值率保持在25%以上,工业从产值规模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在产业集群上,到2025年,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唐石青说,“我们要把六大硬核产业从现在占我们整个GDP的比重每年都要提高,希望未来整个工业加上信息服务业占比要占到整个GDP的三分之一。”
上海浦东发布重点优势产业若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