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务林人靠前战“疫”显担当

余健 通讯员 隋海涛 2020-03-26 23:42:37

“轰轰轰……”清脆的割灌机发动声打破了远山森林的静谧,林间鸟儿扑簌簌地飞起,割灌机手穿梭在林间,所过之处病杂木、风倒木和腐朽木缓缓倒下。工人们面戴口罩,间隔数米,一字排开有序清林清堆,林间清爽而干净。

“疫情防控一刻不能松懈,复工复产后,最重要的是一手抓防疫隔离,人员不聚集,一手抓复工进度,坚持跟班作业,还要保证综合抚育质量……”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业局库西管护所主任魏景峰对记者说道。

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后,甘河林业局一线工人把力量凝聚在深山密林中,靠前奔赴山场生产作业一线,争分夺秒地开展森林综合抚育。

工人在山场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在距离局址80公里的甘源管护所生态功能区内,驻站管护员楚俊国和胥宏图经常能看到结伴的狍子和野猪,这些深山里“精灵”的回归,给大山增添了一抹亮色。“我们从年前就在管护站靠前驻防了,12个人6班倒,整年在这深山驻防。辛苦点没啥,只要能守住大山的第一道门。”管护员楚俊国介绍,管护站地处远山腹地,没有手机信号,食物都是从80公里以外的山下小镇捎来的。新鲜的蔬菜放不住,他们就多备些冻货食物。管护员楚俊国和胥宏图的乐观和坚强和远处的大山风景一样打动人心。

生态保护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甘源生态功能区与汗马自然保护区和金河生态功能区毗邻,生态位置特殊,也是甘河林业局动植物保护的重点区域。甘源管护站12余名管护员在防火期未到来之前就全部上岗了,除了履行“前哨兵”职责以外,他们还加大了野外巡护,提前做好森林防灭火准备工作,严密监控疫源疫病动向,对野生动物染病、死亡等异常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和按要求处理,坚决阻断野生动物疫情传播。

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在做日常巡护。

基层就是“疫”线,山场就是战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河林业局湿地公园扩大了一线巡护监测覆盖范围,成立5个巡护小组,每天上、下午对监测站、观测点等地进行巡护,每天往返巡护近170公里,密切关注野生动物健康状况,还在原有公园内水质监测点的基础上,将监测范围扩大到甘源管护所甘上生态功能区,将甘河源头流域全部纳入到监测范围,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建设体系,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努力提高监测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