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国博看“甘肃彩陶”

姜天骄 2019-12-26 00:24:19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于2019年12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12个月。该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主办,是继“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又一次成功合作。

距今八千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甘肃的彩陶文化跨越5500年,历史悠久,包含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因此多数彩陶展会从考古与历史角度入手策划设计。本展览尝试换个角度,只将考古与历史作为时代背景,重点阐释各个时代彩陶的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

本展览共展出精美的史前彩陶194件(套),涵盖甘肃彩陶各个历史时期,内容涉及文化背景、彩陶制作、风格流派、自然物象、精神生活等各类主题。其中不乏精品,许多彩陶也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堪称黄河中上游史前彩陶精品荟萃,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沉厚、悠久与辉煌、灿烂。

甘肃彩陶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5500多年的沧桑岁月,绘写了一部华美绚丽的彩陶发展史,为中国美术史掀开了辉煌的第一篇章,在世界远古艺术史上出类拔萃。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彩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更表达了上古艺术创作者们的精神信仰和美学追求。珍惜历史,弘扬文化,保护遗产,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