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入400亿、惠及1亿多人的医保大礼包来啦!

吴佳佳 2019-10-09 23:18:18

将惠及1亿人的好消息来了!国务院发话,出台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

记者从国新办今天召开的政策吹风会获悉,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将降血压、糖尿病药品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这项惠民政策将在年内落地,惠及1亿多人,医保基金每年将为此多支出近400亿元。

本报记者吴佳佳在吹风会上提问。来源:中国网。

惠及多少人?

1亿多患者负担减轻

高血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2015年中国的慢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7亿,糖尿病患者9700万。其中,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但部分用药患者,难以享受医保报销。

对此,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有关工作。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等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医保局已经会同财政部、卫健委、药监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针对部分“两病”患者的门诊用药需求,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陈金甫介绍,该政策保障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采取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包括职工医保人群,大约有1亿多患者将受益。在保障范围方面,为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内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同时优先选用目录内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在保障水平方面,对“两病”药品的门诊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长期处方制度:

开一次药管仨月

记者注意到,为了保障基金平衡,实现成本的总体可控,减轻就医负担,《意见》提出了保障药品供应和使用等配套措施,其中包括完善“两病”门诊用药的长期处方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指出,长期处方制度是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用药管理,以避免一些慢病患者总是到医院取药。通常情况下,急诊处方量一般为一天,不超过三天,门诊一般不超过七天,即一次看病能拿到一周的药。

张宗久表示,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通常不超过14天,即两周的药量。但是高血压、糖尿病需要连续长期用药,患者不得不重复跑腿。此外,过去,每次开药医生都要进行诊断,根据诊断开具处方。如果医保支付支持长期处方制度,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次开具3个月的处方,就不需要重复诊断。

据了解,目前,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已实行长期处方制度。长期处方量一般超过一周,不超过三个月。

医保基金够用吗?

在可承受范围内

公众十分关注,“两病”用药支出是否会增加医保基金支出?

陈金甫介绍,“两病”用药种类多,价格差异大,用药上也存在一定程度滥用和不能合理施治的问题。这势必会增加医保基金的支出,尤其是一些困难地区,可能本身基金运行就紧张,会带来一些地区基金的当期赤字和长期运行的风险。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王芳琳指出,单纯性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一年的药品费用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此推算,医保为城乡居民医保“两病”患者支付费用一年近400亿元。不过此次“两病”保障措施有很多配套管理措施。比如,鼓励在医保目录内优先选用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选药品,从成本上做到可控。

陈金甫还透露,2018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包括新农合)收入约7800多亿,支出约7100多亿,当期结余700多亿。

“我想医保基金的总体运行还在良好区间,应该没有什么顾虑。”陈金甫表示,国家医保局还将通过增加筹资、发挥现有基金绩效,应对医保基金支出增加。增加筹资是首选的政策目标,同时发挥现有基金的绩效,通过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包括推进一系列改革,降低成本、提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