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化解物业纠纷矛盾

李治国 2019-01-11 22:01:50

推进“绣花式”城市管理,上海普陀再出“实绩”。记者日前从上海普陀获悉,自2018年3月以来,普陀已建立区、街镇、居村三级物业纠纷矛盾化解体系,在全区712个小区共受理各类物业纠纷案件303件、调解成功235件,同时探索出第三方代理记账、商品房小区维修基金续筹、物业管理服务集约化等机制,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中关村公寓是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知名的商品房小区。一年半之前,小区因多个遗留问题,业委会被罢免,新一届业委会上任一周不堪压力集体辞职。而如今的中关村公寓停车有序,卫生整洁,成为了社区治理中的样板小区。而这,得益于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业委会班子。中关村小区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党支部委员,在小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从而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是“六个一批”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

推进一批居委会业委会交叉任职是“六个一批”专项行动之一。通过把住“人选关”,强化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统领作用,为“三驾马车”协同运转提供坚强保证。据统计,普陀全区10个街镇共有266个居村委会,712个住宅小区,在实有的630个业委会中已有451个业委会实现交叉任职,占业委会总数71.6%。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3月普陀区和浦东新区共同承担了住宅小区物业纠纷矛盾化解试点任务以来。普陀区确立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紧扣党建引领这根红线,提升居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住宅小区治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类议事规程,促进“三驾马车”协同有序运转;整合区、街镇各类行政力量和社会组织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格局。为切实将物业纠纷矛盾化解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机制落实落细,区有关部门推动实施了“六个一批”专项行动,具体为推进一批居委会业委会交叉任职、集中化解一批物业突出疑难矛盾、试点一批工程造价咨询和代理记账、推动一批物业维修基金的续筹、提升一批物业企业服务能级和实施一批物业服务达标考核。

本着“问题导向、政府引导、专业支撑、长效互信”的理念,普陀区相关部门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鼓励业委会邀请第三方代理记账机构参与自治,发挥“诚实中间人”的作用,为业主和物业建立起沟通桥梁,致力于形成业主自治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目前,普陀区共有324个商品房小区可纳入“代理记账”试点范畴,计划每年选取约30%的商品住宅小区业委会试行“代理记账”工作,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经济日报 记者:李治国 见习编辑:覃皓珺)